1. 单一职责原则(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 – SRP)
原文:There should never be more than one reason for a class to change.
译文:永远不应该有多于一个原因来改变某个类。
理解:对于一个类而言,应该仅有一个引起它变化的原因。说白了就是,不同的类具备不同的职责,各施其责。这就好比一个团队,大家分工协作,互不影响,各做各的事情。
应用:当我们做系统设计时,如果发现有一个类拥有了两种的职责,那就问自己一个问题:可以将这个类分成两个类吗?如果真的有必要,那就分吧。千万不要让一个类干的事情太多!
2. 开放封闭原则(Open Closed Principle – OCP)
原文:Software entities like classes, modules and functions should be open for extension but closed for modifications.
译文:软件实体,如:类、模块与函数,对于扩展应该是开放的,但对于修改应该是封闭的。
理解:简言之,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封闭。换句话说,可以去扩展类,但不要去修改类。
应用:当需求有改动,要修改代码了,此时您要做的是,尽量用继承或组合的方式来扩展类的功能,而不是直接修改类的代码。当然,如果能够确保对整体架构不会产生任何影响,那么也没必要搞得那么复杂了,直接改这个类吧。
3. 里氏替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 LSP)
原文:Functions that use pointers or references to base classes must be able to use objects of derived classes without knowing it.
译文:使用基类的指针或引用的函数,必须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能够使用派生类的对象。
理解:父类能够替换子类,但子类不一定能替换父类。也就是说,在代码中可以将父类全部替换为子类,程序不会报错,也不会在运行时出现任何异常,但反过来却不一定成立。
应用:在继承类时,务必重写(Override)父类中所有的方法,尤其需要注意父类的 protected 方法(它们往往是让您重写的),子类尽量不要暴露自己的 public 方法供外界调用。
4. 最少知识原则(Least Knowledge Principle – LKP)
原文:Only talk to you immediate friends.
译文:只与你最直接的朋友交流。
理解:尽量减少对象之间的交互,从而减小类之间的耦合。简言之,一定要做到:低耦合,高内聚。
应用:在做系统设计时,不要让一个类依赖于太多的其他类,需尽量减小依赖关系,否则,您死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
5. 接口隔离原则(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 ISP)
原文:The dependency of one class to another one should depend on the smallest possible interface.
译文:一个类与另一个类之间的依赖性,应该依赖于尽可能小的接口。
理解:不要对外暴露没有实际意义的接口。也就是说,接口是给别人调用的,那就不要去为难别人了,尽可能保证接口的实用性吧。她好,我也好。
应用:当需要对外暴露接口时,需要再三斟酌,如果真的没有必要对外提供的,就删了吧。一旦您提供了,就意味着,您将来要多做一件事情,何苦要给自己找事做呢。
6. 依赖倒置原则(Dependence Inversion Principle – DIP)
原文:High level modules should not depends upon low level modules. Both should depend upon abstractions. Abstractions should not depend upon details. Details should depend upon abstractions.
译文:高层模块不应该依赖于低层模块,它们应该依赖于抽象。抽象不应该依赖于细节,细节应该依赖于抽象。
理解:应该面向接口编程,不应该面向实现类编程。面向实现类编程,相当于就是论事,那是正向依赖(正常人思维);面向接口编程,相当于通过事物表象来看本质,那是反向依赖,即依赖倒置(程序员思维)。
应用:并不是说,所有的类都要有一个对应的接口,而是说,如果有接口,那就尽量使用接口来编程吧。
将以上六大原则的英文首字母拼在一起就是 SOLID(稳定的),所以也称之为 SOLID 原则。只有满足了这六大原则,才能设计出稳定的软件架构!但它们毕竟只是原则,只是四人帮给我们的建议,有些时候我们还是要学会灵活应变,千万不要生搬硬套,否则只会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补充设计原则
1. 组合/聚合复用原则(Composition/Aggregation Reuse Principle – CARP)
当要扩展类的功能时,优先考虑使用组合,而不是继承。这条原则在 23 种经典设计模式中频繁使用,如:代理模式、装饰模式、适配器模式等。可见江湖地位非常之高!
2. 无环依赖原则(Acyclic Dependencies Principle – ADP)
当 A 模块依赖于 B 模块,B 模块依赖于 C 模块,C 依赖于 A 模块,此时将出现循环依赖。在设计中应该避免这个问题,可通过引入“中介者模式”解决该问题。
3. 共同封装原则(Common Closure Principle – CCP)
应该将易变的类放在同一个包里,将变化隔离出来。该原则是“开放-封闭原则”的延生。
4. 共同重用原则(Common Reuse Principle – CRP)
如果重用了包中的一个类,那么也就相当于重用了包中的所有类,我们要尽可能减小包的大小。
5. 好莱坞原则(Hollywood Principle – HP)
好莱坞明星的经纪人一般都很忙,他们不想被打扰,往往会说:Don\’t call me, I\’ll call you. 翻译为:不要联系我,我会联系你。对应于软件设计而言,最著名的就是“控制反转”(或称为“依赖注入”),我们不需要在代码中主动的创建对象,而是由容器帮我们来创建并管理这些对象。
其它设计原则
1. 不要重复你自己(Don\’t repeat yourself – DRY)
不要让重复的代码到处都是,要让它们足够的重用,所以要尽可能地封装。
2. 保持它简单与傻瓜(Keep it simple and stupid – KISS)
不要让系统变得复杂,界面简洁,功能实用,操作方便,要让它足够的简单,足够的傻瓜。
3. 高内聚与低耦合(High Cohesion and Low Coupling – HCLC)
模块内部需要做到内聚度高,模块之间需要做到耦合度低。
4. 惯例优于配置(Convention over Configuration – COC)
尽量让惯例来减少配置,这样才能提高开发效率,尽量做到“零配置”。很多开发框架都是这样做的。
5. 命令查询分离(Command Query Separation – CQS)
在定义接口时,要做到哪些是命令,哪些是查询,要将它们分离,而不要揉到一起。
6. 关注点分离(Separation of Concerns – SOC)
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离为多个简单的问题,然后逐个解决这些简单的问题,那么这个复杂的问题就解决了。难就难在如何进行分离。
7. 契约式设计(Design by Contract – DBC)
模块或系统之间的交互,都是基于契约(接口或抽象)的,而不要依赖于具体实现。该原则建议我们要面向契约编程。
8. 你不需要它(You aren\’t gonna need it – YAGNI)
不要一开始就把系统设计得非常复杂,不要陷入“过度设计”的深渊。应该让系统足够的简单,而却又不失扩展性,这是其中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