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大约每 5 年发布一次《世界癌症报告》,根据 2018 年公布的数据,全世界约有 960 万人死于癌症。而且晚期癌症无法用手术切除进行治疗,相对于早期肿瘤患者 91% 的 5 年生存率,晚期肿瘤患者只有 26%。
早筛早诊是降低肿瘤死亡率的一个重要手段。肿瘤早筛的方法主要包括液体活检和传统检测(肿瘤标志物、医学影像、内窥镜等)两种。目前不同癌种早筛开展程度不同,比较普及的癌种包括宫颈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剩余大部分癌症尚无早筛标准。
以 ctDNA 突变为核心的检测是大多数早筛公司采取的标志物。随着行业的发展,逐渐出现单癌种和泛癌种两种检测方式。
2020 年 9 月,早筛头部公司 GRAIL 申请 IPO,并计划在 2021 年推出可检测 50 余种癌症的早筛产品 Galleri,轰动一时。
据了解,国内早筛公司思勤医疗利用 ctDNA 开发出了一款肿瘤早筛产品“思康宁TM”,其创始人曾在接受行业媒体采访中表示,思康宁TM可以检测除原位癌之外的所有癌症类型,并且他表示,思康宁TM已验证的检测灵敏度可以达到75%,与GRAIL公开的数据持平。
思勤医疗成立于 2018 年,成立之初完成了由创赛基金和松禾创新投资的天使轮融资。思勤医疗是否真的能做到所有癌种检测?泛癌种的市场前景又如何?生辉采访了思勤医疗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茅矛。
茅矛博士具有 30 多年临床、遗传学、基因组学、分子诊断及药物研发经验。他在默沙东、辉瑞任职期间,主要负责药物基因组学和分子诊断的研究。在华大基因和药明康德工作期间,致力于体外诊断试剂盒的研究开发和临床检测。此外,他也是美国 FDA 批准的乳腺癌诊断试剂盒 MammaPrint(世界上第一个多变量检测方法)的发明人之一。
图 | 思勤医疗创始人茅矛(来源:受访人提供)
“很多公司所谓的泛癌种在某种程度上只能称为多癌种”
生辉:2018 年的时候你为何选择自主创业?是一个什么样的机遇促成的?
茅矛:最基本的原因还是要做成癌症早筛这件事情。2014 年,我在药明康德工作的时候就已经在探索这个问题了。选择创业是因为我觉得要做成这件事情,创业可能是唯一的机会。当你想做一件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时候,你必须用创业的方式去做。因为在一个大企业里面,你必须平衡很多东西,包括研发管线、研发经费,很难做一件大的事情,所以这就是为什么选择了创业这条路,也可以认为是比较被动的一个过程。
生辉:泛癌种检测较单一癌种检测难度高,你为何选择从泛癌种切入?
茅矛:我从两个方向看这个问题。
第一,我们医学上不能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我们的商业机会是什么?把这两个方面都加在一起,我们意识到癌症早筛在基因诊断领域有很大的机会,是人类能够战胜癌症性价比最好的一个方法。
要做成它,还要有两个条件,科学和技术。首先我们对疾病在科学上要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同时,我们需要有新的技术解决从前没有解决的问题。
第二点,为什么是泛癌种而不是单癌种?癌症有多少种?我们今天可能都没有具体的数据。当一个人没有很明确风险因素的时候,他得什么样的癌症是随机的,用特殊的方法筛查特殊癌症的时候,能够解决的问题是很少的。比如现在最高发的癌症是肺癌,然而它也只占到了所有癌症病例的 1/10,所以即使把某种癌症解决到极致,实际上也只是解决了很小的一部分问题,90% 以上的问题没有解决。
所以当我们寻找高风险的人群,然后针对某一个癌症去做筛查,事实上不管它的性价比还是效果,都是很差的。所以一开始就给自己非常高的起点 — 我们要做癌症的筛查,我们不做肝癌或者肺癌的筛查。但是怕别人听不懂,我们加了一个 “泛” 字在前面,告诉大家这是一个全科的筛查方法。
生辉:在思勤医疗官网显示的现有产品中,思康宁TM不仅能够检测癌症,还能够对癌症的受累器官进行溯源,是如何做到的?
茅矛:第一点,我们会做一系列的蛋白质检测。这些蛋白质的检测实际上是用现在临床上已经在用的蛋白质的标志。我们用 DNA 跟蛋白质联合起来,比如甲胎蛋白(AFP)几乎只是肝癌才会有的,所以这就提供了一个组织来源信息。
第二点,在 DNA 层面分为拷贝数和片段大小的变化。实际上,我们在做低深度的全基因组测序。现在主要看两个指标,一个是整个基因组里边,有没有拷贝数的变化,因为癌症的基因组有一个共性,有些地方会被扩增、有些地方会缺失。扩增的往往是促进癌症发展的基因,缺失的往往是抑制癌症发展的基因。
DNA 层面还有另外一个信息。DNA 分子很长,包含上千万的碱基信息,在形成染色体的时候会先形成核小体。DNA 在进入血液的时候会在两个核小体之间形成断裂,每个断裂包含 167 个碱基,但是癌症的 DNA 会比正常的 DNA 短。我们测序过程中大概有 300 万个 DNA 分子的片段,对这个 300 万个分子片段做统计,看看是否有些 DNA 的分子片段会缩小。
现在深度测序的数据量很大,所以我们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帮助我们分析拷贝数以及片段大小这种细微的变化。
图 | 检测过程(来源:思勤医疗官网)
生辉:作为一家初创公司,从 2018 年成立到现在已成功研发产品,在这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困难,能否请你分享一下?
茅矛:我觉得最大的困难是癌症本身,癌症是众病之王,自古以来就没有很好的办法去控制它。我们在治疗和诊断上面花了很多努力,并做出了很多进步,比如通过 CT、B 超、内窥镜,能够看到癌症。同时,我们也在细胞水平上用显微镜看癌细胞。
但是我们在做筛查的时候,需要寻找无症状癌症患者,我们要通过一管血的方式进行筛查。选择什么样的指标去检测?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区别究竟有多大?这才是最大的难点。就像我们的 Logo,是一个冰山,冰山上面是有症状的,冰山下面是无症状的,如何看到水下的部分才是最难的。
(来源:思勤医疗官网)
生辉:目前思勤医疗的产品将会以什么样的销售渠道去销售?
茅矛:早筛最大的应用场景是体检人群。但是反过来讲,我们应该把体检人群扩大,甚至是到个人,可以使用居家、线上的方法实现检测,称为 To C。
除了医院、体检中心、To C,还有一个保险渠道。事实上,在美国,癌症的筛查是由保险公司来付费的,病人通过早期发现,能够用一个比较低成本的治疗方法,疾病也有可能被治愈,而不是晚期的病人要花很多钱,还治不好。在美国,保险公司是个很大的渠道,我觉得这可能也是中国的未来。
生辉:思勤医疗的产品在线上销售如何?
茅矛:现在比较少,比如在京东,因为我们的产品目前没有品牌,也没有做很大规模的 To C,而且线上的商品通常需要靠搞活动才会有销量的提升,比如 “618” 和“双 11”,我觉得未来真正成熟之后,才会实现线上的交易,现在仍然是以体检中心为主的。
生辉:目前泛癌种公司不少,产品也挺多,思勤医疗的产品跟其它公司相比,有什么样的优势?
茅矛:我觉得很多公司所谓的泛癌种,在某种程度上只能叫做多癌种,因为他们在做加法,比如说先研究肝癌,发现了一些标志物,然后又做了肺癌,发现了另一些标志物,他们把这些标志物简单的做加法,然后去筛查多种癌种,这也是一个比较主流的思路。
但我们的想法是要找到癌症的共性,比如我刚才说的拷贝数的变化以及片段大小的变化。大部分的癌症病人的肿瘤组织里面都会有拷贝数的变化,而且现在似乎也没有一种癌症,是没有片段大小的变化。
“三大流派,三大指标”
生辉:与其它公司相比,思勤医疗的技术路线在开发上有什么不一样?
茅矛:简单来总结的话,我们认为世界上现在有三大流派。
第一个是以 GRAIL 为代表的,它是在每个癌症里面寻找不同的甲基化位点。GRAIL 现在号称有 100 万个位点能够做 50 种癌种,寻找甲基化也是最流行的流派。
第二个是液体活检用药指导类似的思路。如果我们用一个肿瘤的 panel,在晚期病人里面可以看到癌症基因的突变,比如 EGFR 突变、KRAS 突变。如果这个人没有症状,但在血液里面看到了突变,那么他有可能患有癌症。
第三个流派实际上是我们,我们是通过看整个基因组、看 30 亿个碱基所带来的拷贝数、片段大小的变化。所以我们采用低深度、全基因的测序方法来看这两大指标,我们叫做“基因组全景图”。
同时,我觉得大家都在一个比较早期的阶段,目前还没有非常大的临床研究,尤其是前瞻性研究。我觉得在这个阶段,仍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不觉得这三大流派里边,谁一定是非常的优秀,谁一定是非常的差。
与此同时,癌症的筛查有三大关键指标要实现。
第一点,癌症的种数。
第二点,临床能够做到什么样的精确度?简单来说就是灵敏度和特异性,反映了你能抓到多少坏人,又会误判多少好人。
第三点,成本费用。因为未来,癌症早筛一定是作为全民普筛的,要降低国家的癌症死亡率,而不只是一小部分的高风险、高收入群体有资格做,所以成本就变得非常重要,成本会决定你未来能不能进医保,能不能变成政府的计划。
目前是这三大流派,最终是在这三大指标上面去评判谁做的更好。
“千元成本,千亿市场”
生辉:思勤的产品能做到什么样的精确度?目前的成本如何?
茅矛:目前思康宁TM在验证集中的表现为,在特异度 99% 的前提下,灵敏度 75%,溯源准确度 67%。我们去年也在 ASCO Breakthrough 会议上以口头报告的形式正式发表了我们的临床数据。目前的成本能做到千元级别。
生辉:你如何看待国内癌症早筛和基因检测市场?
茅矛:我觉得大家认识到这是基因诊断领域里面最大的一个赛道,这点已经是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当然我们现在很多人对什么时候能够实现它?谁会实现它?还有很多的争论。但我不觉得我们今天还会讨论市场的大小,这个市场就意味着体检的人群,在中国体检的人群大概是每年五个亿,当然随着年龄的增大,性价比也会增高。所以这个市场是无比巨大的,至少也是千亿级的市场。
生辉:你觉得国内外在检测市场有什么样的差距?
茅矛:从国家层面或者社会层面来看,如何充分认识到癌症早筛的重要性才是最重要的。其实有一个数字能够说明问题,在中国三个癌症病人中,两个会死去;在美国三个癌症病人当中,有一个会死去。反过来讲又代表了另外一个数字,在美国,三个癌症病人当中有两个是早期的;在中国,三个癌症病人当中只有一个是早期的。所以这是一个对应关系,因为我们的癌症病人大多数都是在晚期有症状才被发现,而不是通过筛查,在没有症状的时候被发现的。
我个人来归纳总结的话,认为美国有两点做得好。
第一点是筛查做的好。今天,美国是五大癌种、由保险公司付费的筛查。中国的癌症筛查几乎是全是自费的。不管是筛查率还是可以筛查的癌症上面,我们要比美国做得差,尤其像乳腺癌这样的癌症,从普及率、精准度来讲,都做的不如美国。
第二点是基层医疗。在中国是没有基层医疗的,我们生病的时候要去三甲医院挂号看医生。而在美国是相反的,美国民众通常先看家庭医生。普通人对疾病是无知的,病人觉得自己是无症状,但在医生眼里,就不一定是无症状的人,而且医生也会告诉你,你要做哪些癌症早筛。
所以我觉得这是两个国家的差距,我们要真正做到癌症早期诊断,要在这两点上面做好才行,早诊率才会提高。
生辉:思勤医疗下一步的发展计划?
茅矛:最主要的目的是实现癌症早筛的愿景,科学和技术都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了,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科学和技术进行探索了。
第二点,我做人类基因组已经有 20 年的经验,在创业的时候就意识到不仅这个事情是可以做成的,而且我是可以做成的,基于这个因素,使得我出来做这件事情。
接下来所做的事情就是如何能够普惠民众?如何能够把这件事情能够做成?我们会报证,之后会大规模推广,和政府、保险公司、京东、拼多多等合作。而且线上的东西大家会觉得比较新颖,也是我刚开始做的时候就想实现的。而且我也有两个理念。
第一个是做癌症早筛的“地铁”,设想我们在一个大城市中想要从 point A 到达 point B,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一样的交通工具,比如公交、打车还是地铁。公交价格低廉,但是耗时长,打车快但是价格高。而地铁则是一个又快又廉价的方式。所以我想要做想地铁一样高质量且价格亲民的癌症早筛产品,这就是我的“地铁理念”,所以我对自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中有一个就是成本。
第二个理念是我从前做妇产科医生所领悟到的,也包括后来做基因检测所想到的,我想把癌症检测做成验孕棒一样可以居家自检,但并不是说滴一滴血在上面,就知道有没有癌症,而是在于便捷度。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想把产品放到京东上,我希望将检测变的简单,尽量不用其他人参与,自己做决定,能够实现线上交付。
总而言之,我们想要实现的是癌症筛查的方便性和主动权。
生辉:思勤医疗近期的融资计划?
茅矛:我们正在做 A 轮融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