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之文件与目录管理
[TOC]
前言
在 Linux 操作系统中,所有的文件和目录都被组织成以一个根节点“/”开始的倒置的树状结构,为了方便管理和维护,Linux 系统采用了文件系统层次标准,也称为 FHS 标准,它规定了根目录下各个目录应该存在哪些类型的文件(或子目录),比如说,在 /bin 和 /sbin 目录中存放的应该是可执行文件,有关各个目录存放文件的类型,已在《Linux之目录结构》中作了详解介绍,这里不再过多赘述。
绝对路径与相对路径说明:
-
绝对路径: 路径的写法,由根目录 / 写起,例如:
/usr/share/doc
这个目录。
-
相对路径: 路径的写法,不是由 / 写起,例如由
/usr/share/doc
要到
/usr/share/man
底下时,可以写成: cd ../man 这就是相对路径的写法。
一、目录常用命令
常用处理目录的命令:
- cd(英文全拼:change directory):切换目录
- pwd(英文全拼:print work directory):显示目前的目录(绝对路径)
- ls(英文全拼:list files): 列出目录及文件名
- mkdir(英文全拼:make directory):创建一个新的目录
- rmdir(英文全拼:remove directory):删除一个空的目录
- touch :创建文件及修改文件时间戳
- cp(英文全拼:copy file): 复制文件或目录
- rm(英文全拼:remove): 删除文件或目录
- mv(英文全拼:move file): 移动文件与目录,或修改文件与目录的名称
可以使用 man [命令] 或者 help [命令] 来查看各个命令的使用文档,如 :
man cp
、
help cp
。
切换目录 cd
cd 命令,是 Change Directory 的缩写,用来切换工作目录。
Linux 命令按照来源方式,可分为两种,分别是 Shell 内置命令和外部命令。所谓 Shell 内置命令,就是 Shell 自带的命令,这些命令是没有执行文件的;而外部命令就是由程序员单独开发的,所以会有命令的执行文件。Linux 中的绝大多数命令是外部命令,而 cd 命令是一个典型的 Shell 内置命令,所以 cd 命令没有执行文件所在路径。
cd 命令的基本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 cd [相对路径或绝对路径]
除此之外,cd 命令后面可以跟一些特殊符号,表达固定的含义,如 表 所示:
特殊符号 | 作 用 |
---|---|
~ | 代表当前登录用户的主目录 |
~用户名 | 表示切换至指定用户的主目录 |
– | 代表上次所在目录 |
. | 代表当前目录 |
.. | 代表上级目录 |
它们的用法分别是:
-
[root@localhost vbird]# cd ~#表示回到自己的主目录,对于 root 用户,其主目录为 /root[root@localhost ~]# cd#没有加上任何路径,也代表回到当前登录用户的主目录[root@localhost ~]# cd ~vbird#代表切换到 vbird 这个用户的主目录,亦即 /home/vbird
-
[root@localhost ~]# cd ..#表示切换到目前的上一级目录,亦即是 /root 的上一级目录的意思;
需要注意的是,在 Linux 系统中,根目录确实存在 .(当前目录)以及 ..(当前目录的父目录)两个目录,但由于根目录是最顶级目录,因此根目录的 .. 和 . 的属性和权限完全一致,也就是说,根目录的父目录是自身。
-
[root@localhost /]# cd -#表示回到刚刚的那个目录
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不难发现,其实在 [root@localhost ~] 中,就已经指明了当前所在的目录,通常刚登陆时会位于自己的主目录中,而 ~ 就表示主目录,因此也就有了通过使用
cd ~
可以回到自己的主目录
显示当前路径 pwd
pwd 命令,是 Print Working Directory (打印工作目录)的缩写,功能是显示用户当前所处的工作目录(绝对路径)。该命令的基本格式为:
[root@localhost ~]# pwd
【例 1】
[root@localhost ~]# whoamiroot[root@localhost ~]# pwd/root
whoami 命令用于确定当前登陆的用户,后续会做详细介绍。可以看到,root 用户当前所在目录是它的主目录 /root。
查看目录下文件 ls
ls 命令,list 的缩写,是最常见的目录操作命令,其主要功能是显示当前目录下的内容。此命令的基本格式为:
[root@localhost ~]# ls [选项] 目录名称
下表 列出了 ls 命令常用的选项以及各自的功能:
选项 | 功能 |
---|---|
-a | 显示全部的文件,包括隐藏文件(开头为 . 的文件)也一起罗列出来,这是最常用的选项之一。 |
-A | 显示全部的文件,连同隐藏文件,但不包括 . 与 .. 这两个目录。 |
-d | 仅列出目录本身,而不是列出目录内的文件数据。 |
-f | ls 默认会以文件名排序,使用 -f 选项会直接列出结果,而不进行排序。 |
-F | 在文件或目录名后加上文件类型的指示符号,例如,* 代表可运行文件,/ 代表目录,= 代表 socket 文件,| 代表 FIFO 文件。 |
-h | 以人们易读的方式显示文件或目录大小,如 1KB、234MB、2GB 等。 |
-i | 显示 inode 节点信息。 |
-l | 使用长格式列出文件和目录信息。 |
-n | 以 UID 和 GID 分别代替文件用户名和群组名显示出来。 |
-r | 将排序结果反向输出,比如,若原本文件名由小到大,反向则为由大到小。 |
-R | 连同子目录内容一起列出来,等於将该目录下的所有文件都显示出来。 |
-S | 以文件容量大小排序,而不是以文件名排序。 |
-t | 以时间排序,而不是以文件名排序。 |
–color=never –color=always –color=auto | never 表示不依据文件特性给予颜色显示。 always 表示显示颜色,ls 默认采用这种方式。 auto 表示让系统自行依据配置来判断是否给予颜色。 |
–full-time | 以完整时间模式 (包含年、月、日、时、分)输出 |
–time={atime,ctime} | 输出 access 时间或改变权限属性时间(ctime),而不是内容变更时间。 |
注意,当 ls 命令不使用任何选项时,默认只会显示非隐藏文件的名称,并以文件名进行排序,同时会根据文件的具体类型给文件名配色(蓝色显示目录,白色显示一般文件)。除此之外,如果想使用 ls 命令显示更多内容,就需要使用上表 相应的选项。
【例 1】
[root@www ~]# ls -al ~total 156drwxr-x--- 4 root root 4096 Sep 24 00:07 .drwxr-xr-x 23 root root 4096 Sep 22 12:09 ..-rw------- 1 root root 1474 Sep 4 18:27 anaconda-ks.cfg-rw------- 1 root root 955 Sep 24 00:08 .bash_history-rw-r--r-- 1 root root 24 Jan 6 2007 .bash_logout-rw-r--r-- 1 root root 191 Jan 6 2007 .bash_profile-rw-r--r-- 1 root root 176 Jan 6 2007 .bashrcdrwx------ 3 root root 4096 Sep 5 10:37 .gconf-rw-r--r-- 1 root root 42304 Sep 4 18:26 install.log-rw-r--r-- 1 root root 5661 Sep 4 18:25 install.log.syslog
通过使用 -a,你会看到以 . 为开头的几个文件,以及目录文件 (.)、(..)、.gconf 等等,这些都是隐藏的目录和文件。其中,目录文件名以蓝色显示,一般文件以白色显示。
注意,Linux 系统中,隐藏文件不是为了把文件藏起来不让其他用户找到,而是为了告诉用户这些文件都是重要的系统文件,如非必要,不要乱动!所以,不论是 Linux 还是 Windows 都可以非常简单地査看隐藏文件,只是在 Windows 中绝大多数的病毒和木马都会把自己变成隐藏文件,给用户带来了错觉,以为隐藏文件是为了不让用户发现。
不仅如此,这里的 ls 命令还使用了 -l 选项,因此才显示出了文件的详细信息,此选项显示的这 7 列的含义分别是:
- 第一列:规定了不同的用户对文件所拥有的权限,具体权限的含义将在后续章节中讲解。
- 第二列:引用计数,文件的引用计数代表该文件的硬链接个数,而目录的引用计数代表该目录有多少个一级子目录。
- 第三列:所有者,也就是这个文件属于哪个用户。默认所有者是文件的建立用户。
- 第四列:所属组,默认所属组是文件建立用户的有效组,一般情况下就是建立用户的所在组。
- 第五列:大小,默认单位是字节。
- 第六列:文件修改时间,文件状态修改时间或文件数据修改时间都会更改这个时间,注意这个时间不是文件的创建时间。
- 第七列:文件名或目录名。
【例 2】如果我们想查看某个目录的详细信息,例如:
[root@localhost ~]# ls -l /root/总用量44-rw-------.1 root root 1207 1 月 14 18:18 anaconda-ks.cfg-rw-r-r--.1 root root 24772 1 月 14 18:17 install.log-rw-r-r--.1 root root 7690 1 月 14 18:17 install.log.syslog
这个命令会显示目录下的内容,而不会显示这个目录本身的详细信息。如果想显示目录本身的信息,就必须加入 "-d" 选项。
[root@localhost ~]# ls -ld /root/dr-xr-x---.2 root root 4096 1 月 20 12:30 /root/
【例 3】"ls-l" 显示的文件大小是字节,但是我们更加习惯的是千字节用 KB 显示,兆字节用 MB 显示,而 "-h" 选项就是按照人们习惯的单位显示文件大小的,例如:
[root@localhost ~]# ls -lh总用量44K-rw-------.1 root root 1.2K 1 月 14 18:18 anaconda-ks.cfg-rw-r-r--.1 root root 25K 1 月 14 18:17 install.log-rw-r-r--.1 root root 7.6K 1 月 14 18:17 install.log.syslog
创建目录(文件夹) mkdir
mkdir 命令,是 make directories 的缩写,用于创建新目录,此命令所有用户都可以使用。
mkdir 命令的基本格式为:
[root@localhost ~]# mkdir [-mp] 目录名
- -m 选项用于手动配置所创建目录的权限,而不再使用默认权限。
- -p 选项递归创建所有目录,以创建 /home/test/demo 为例,在默认情况下,你需要一层一层的创建各个目录,而使用 -p 选项,则系统会自动帮你创建 /home、/home/test 以及 /home/test/demo。
**【例 1】**建立目录
[root@localhost ~]#mkdir cangls[root@localhost ~]#lsanaconda-ks.cfg cangls install.log install.log.syslog
我们建立一个名为 cangls 的目录,通过 ls 命令可以查看到这个目录已经建立。注意,我们在建立目录的时候使用的是相对路径,所以这个目录被建立到当前目录下。
**【例 2】**使用 -p 选项递归建立目录
[root@localhost ~]# mkdir lm/movie/jp/canglsmkdir:无法创建目录"lm/movie/jp/cangls":没有那个文件或目录[root@localhost ~]# mkdir -p lm/movie/jp/cangls[root@localhost ~]# lsanaconda-ks.cfg cangls install.log install.log.syslog lm[root@localhost ~]# ls lm/movie#这里只查看一级子目录,其实后续的jp目录、cangls目录都已经建立
**【例 3】**使用 -m 选项自定义目录权限
[root@localhost ~]# mkdir -m 711 test2[root@localhost ~]# ls -ldrwxr-xr-x 3 root root 4096 Jul 18 12:50 testdrwxr-xr-x 3 root root 4096 Jul 18 12:53 test1drwx--x--x 2 root root 4096 Jul 18 12:54 test2
删除空目录 rmdir
和 mkdir 命令(创建空目录)恰好相反,rmdir(remove empty directories 的缩写)命令用于删除空目录,此命令的基本格式为:
[root@localhost ~]# rmdir [-p] 目录名
-p 选项用于递归删除空目录。
【例 1】
通过学习 mkdir 命令我们知道,使用 mkdir -p 可以实现递归建立目录,同样地,rmdir 命令可以使用 -p 选项递归删除目录。例如:
[root@localhost ~]# rmdir -p lm/movie/jp/cangls
注意,此方式先删除最低一层地目录(这里先删除 cangls),然后逐层删除上级目录,删除时也需要保证各级目录是空目录。
【例 2】
rmdir 命令的作用十分有限,因为只能刪除空目录,所以一旦目录中有内容,就会报错。例如:
[root@localhost # mkdir test#建立测试目录[root@localhost ~]# touch test/boduo[root@localhost ~]# touch test/longze#在测试目录中建立两个文件[root@localhost ~]# rmdir testrmdir:删除"test"失败:目录非空
这个命令比较"笨",所以并不常用。一般用 rm
创建文件及修改文件时间戳 touch
既然知道了如何在 Linux 系统中创建目录,接下来你可能会想在这些目录中创建一些文件,可以使用 touch 命令。
需要注意的是,touch 命令不光可以用来创建文件(当指定操作文件不存在时,该命令会在当前位置建立一个空文件),此命令更重要的功能是修改文件的时间参数(但当文件存在时,会修改此文件的时间参数)。
Linux 系统中,每个文件主要拥有 3 个时间参数(通过 stat 命令进行查看),分别是文件的访问时间、数据修改时间以及状态修改时间:
- 访问时间(Access Time,简称 atime):只要文件的内容被读取,访问时间就会更新。例如,使用 cat 命令可以查看文件的内容,此时文件的访问时间就会发生改变。
- 数据修改时间(Modify Time,简称 mtime):当文件的内容数据发生改变,此文件的数据修改时间就会跟着相应改变。
- 状态修改时间(Change Time,简称 ctime):当文件的状态发生变化,就会相应改变这个时间。比如说,如果文件的权限或者属性发生改变,此时间就会相应改变。
touch 命令的基本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 touch [选项] 文件名
选项:
- -a:只修改文件的访问时间;
- -c:仅修改文件的时间参数(3 个时间参数都改变),如果文件不存在,则不建立新文件。
- -d:后面可以跟欲修订的日期,而不用当前的日期,即把文件的 atime 和 mtime 时间改为指定的时间。
- -m:只修改文件的数据修改时间。
- -t:命令后面可以跟欲修订的时间,而不用目前的时间,时间书写格式为
YYMMDDhhmm
。
可以看到,touch 命令可以只修改文件的访问时间,也可以只修改文件的数据修改时间,但是不能只修改文件的状态修改时间。因为,不论是修改访问时间,还是修改文件的数据时间,对文件来讲,状态都会发生改变,即状态修改时间会随之改变(更新为操作当前文件的真正时间)。
【例 1】 touch 命令创建文件
[root@localhost ~]#touch bols#建立名为 bols 的空文件
【例 2】 在例 1 的基础上修改文件的访问时间
[root@localhost ~]#ll --time=atime bols#查看文件的访问时间-rw-r--r-- 1 root root 0 Sep 25 21:23 bols#文件上次的访问时间为 9 月 25 号 21:23[root@localhost ~]#touch bols[root@localhost ~]#ll --time=atime bols-rw-r--r-- 1 root root 0 May 15 16:36 bols#而如果文件已经存在,则也不会报错,只是会修改文件的访问时间。
【例 3】 修改 bols 文件的 atime 和 mtime
[root@localhost ~]# touch -d "2017-05-04 15:44" bols[root@localhost ~]# ll bols; ll --time=atime bols; ll --time=ctime bols-rw-r--r-- 1 root root 0 May 4 2017 bols-rw-r--r-- 1 root root 0 May 4 2017 bols-rw-r--r-- 1 root root 0 Sep 25 21:40 bols#ctime不会变为设定时间,但更新为当前服务器的时间
复制文件和目录 cp
cp 命令,主要用来复制文件和目录,同时借助某些选项,还可以实现复制整个目录,以及比对两文件的新旧而予以升级等功能。
cp 命令的基本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 cp [选项] 源文件 目标文件
选项:
- -a:相当于 -d、-p、-r 选项的集合,这几个选项我们一一介绍;
- -d:如果源文件为软链接(对硬链接无效),则复制出的目标文件也为软链接;
- -i:询问,如果目标文件已经存在,则会询问是否覆盖;
- -l:把目标文件建立为源文件的硬链接文件,而不是复制源文件;
- -s:把目标文件建立为源文件的软链接文件,而不是复制源文件;
- -p:复制后目标文件保留源文件的属性(包括所有者、所属组、权限和时间);
- -r:递归复制,用于复制目录;
- -u:若目标文件比源文件有差异,则使用该选项可以更新目标文件,此选项可用于对文件的升级和备用。
需要注意的是,源文件可以有多个,但这种情况下,目标文件必须是目录才可以。
这里的软链接,类似于 Windows 系统中的快捷方式,而硬链接则是透过文件系统的 inode 号产生一个新的文件名。无论是复制软链接还是硬链接,都不是复制源文件。有关软链接和硬链接更详细的介绍,可往下学习 Linux 链接概念
**【例 1】**cp 命令基本用法cp 命令既可以复制文件,也可以复制目录。我们先来看看如何复制文件,例如:
[root@localhost ~]# touch cangls#建立源文件[root@localhost ~]# cp cangls /tmp/#把源文件不改名复制到 /tmp/ 目录下
如果需要改名复制,则命令如下:
[root@localhost ~]# cp cangls /tmp/bols#改名复制
如果复制的目标位置已经存在同名的文件,则会提示是否覆盖,因为 cp 命令默认执行的是“cp -i”的别名,例如:
[root@localhost ~]# cp cangls /tmp/cp:是否覆盖"/tmp/cangls"?y#目标位置有同名文件,所以会提示是否覆盖
接下来我们看看如何复制目录,其实复制目录只需使用“-r”选项即可,例如:
[root@localhost ~]# mkdir movie#建立测试目录[root@localhost ~]# cp -r /root/movie/ /tmp/#目录原名复制
**【例 2】**复制软链接文件如果源文件不是一个普通文件,而是一个软链接文件,那么是否可以复制软链接的属性呢?我们试试:
[root@localhost ~]# ln -s /root/cangls /tmp/cangls_slink#建立一个测试软链接文件/tmp/cangls_slink[root@localhost ~]# ll /tmp/cangls_slinklrwxrwxrwx 1 root root 12 6 月 14 05:53 /tmp/cangls_slink -> /root/cangls#源文件本身就是一个软链接文件[root@localhost ~]# cp /tmp/cangls_slink /tmp/cangls_t1#复制软链接文件,但是不加"-d"选项[root@localhost ~]# cp -d /tmp/cangls_slink /tmp/cangls_t2#复制软链接文件,加入"-d"选项[root@localhost ~]# ll /tmp/cangls_t1 /tmp/cangls_t2-rw-r--r-- 1 root root 0 6月 14 05:56 /tmp/cangls_t1#会发现不加"-d"选项,实际复制的是软链接的源文件,而不是软链接文件lrwxrwxrwx 1 root root 12 6 月 14 05:56/tmp/ cangls_t2-> /root/cangls#而如果加入了"-d"选项,则会复制软链接文件
这个例子说明,如果在复制软链接文件时不使用 "-d" 选项,则 cp 命令复制的是源文件,而不是软链接文件;只有加入了 "-d" 选项,才会复制软链接文件。请大家注意,"-d" 选项对硬链接是无效的。
**【例 3】**保留源文件属性复制我们发现,在执行复制命令后,目标文件的时间会变成复制命令的执行时间,而不是源文件的时间。例如:
[root@localhost ~]# cp /var/lib/mlocate/mlocate.db /tmp/[root@localhost ~]# ll /var/lib/mlocate/mlocate.db-rw-r-----1 root slocate2328027 6月 14 02:08/var/lib/mlocate/mlocate.db#注意源文件的时间和所属组[root@localhost ~]#ll /tmp/mlocate.db-rw-r----- 1 root root2328027 6 月 14 06:05/tmp/mlocate.db#由于复制命令由root用户执行,所以目标文件的所属组为了root,而且时间也变成了复制命令的执行时间
而当我们执行备份、曰志备份的时候,这些文件的时间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参数,这就需执行 "-p" 选项了。这个选项会保留源文件的属性,包括所有者、所属组和时间。例如:
[root@localhost ~]# cp -p /var/lib/mlocate/mlocate.db /tmp/mlocate.db_2#使用"-p"选项[root@localhost ~]# ll /var/lib/mlocate/mlocate.db /tmp/mlocate.db_2-rw-r----- root slocate 2328027 6月 14 02:08 /tmp/mlocate.db_2-rw-r----- root slocate 2328027 6月 14 02:08 /var/lib/mlocate/mlocate.db#源文件和目标文件的所有属性都一致,包括时间
我们之前讲过,"-a" 选项相当于 "-d、-p、-r" 选项,这几个选项我们已经分别讲过了。所以,当我们使用 "-a" 选项时,目标文件和源文件的所有属性都一致,包括源文件的所有者,所属组、时间和软链接性。使用 "-a" 选项来取代 "-d、-p、-r" 选项更加方便。
【例 4】 "-l" 和 "-s" 选项我们如果使用 "-l" 选项,则目标文件会被建立为源文件的硬链接;而如果使用了 "-s" 选项,则目标文件会被建立为源文件的软链接。
这两个选项和 "-d" 选项是不同的,"d" 选项要求源文件必须是软链接,目标文件才会复制为软链接;而 "-l" 和 "-s" 选项的源文件只需是普通文件,目标文件就可以直接复制为硬链接和软链接。例如:
[root@localhost ~]# touch bols#建立测试文件[root@localhost ~]# ll -i bols262154-rw-r--r-- 1 root root 0 6月 14 06:26 bols#源文件只是一个普通文件,而不是软链接文件[root@localhost ~]# cp -l /root/bols /tmp/bols_h[root@localhost ~]# cp -s /root/bols /tmp/bols_s#使用"-l" 和"-s"选项复制[root@localhost ~]# ll -i /tmp/bols_h /tmp/bols_s262154-rw-r--r-- 2root root 0 6 月 14 06:26/tmp/bols_h#目标文件 /tmp/bols_h 为源文件的硬链接文件932113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0 6 月 14 06:27/tmp/bols_s -> /root/bols#目标文件 /tmp/bols_s 为源文件的软链接文件
删除文件或目录 rm (删除文件三思而后行)
rm 是强大的删除命令,它可以永久性地删除文件系统中指定的文件或目录。在使用 rm 命令删除文件或目录时,**系统不会产生任何提示信息。**此命令的基本格式为:
[root@localhost ~]# rm[选项] 文件或目录
选项:
- -f:强制删除(force),和 -i 选项相反,使用 -f,系统将不再询问,而是直接删除目标文件或目录。
- -i:和 -f 正好相反,在删除文件或目录之前,系统会给出提示信息,使用 -i 可以有效防止不小心删除有用的文件或目录。
- -r:递归删除,主要用于删除目录,可删除指定目录及包含的所有内容,包括所有的子目录和文件。
注意,rm 命令是一个具有破坏性的命令,因为 rm 命令会永久性地删除文件或目录,这就意味着,如果没有对文件或目录进行备份,一旦使用 rm 命令将其删除,将无法恢复,因此,尤其在使用 rm 命令删除目录时,要慎之又慎。
**【例 1】**基本用法。rm 命令如果任何选项都不加,则默认执行的是"rm -i 文件名",也就是在删除一个文件之前会先询问是否删除。例如:
[root@localhost ~]# touch cangls[root@localhost ~]# rm canglsrm:是否删除普通空文件"cangls"?y#删除前会询问是否删除
【例 2】 删除目录。如果需要删除目录,则需要使用"-r"选项。例如:
[root@localhost ~]# mkdir -p /test/lm/movie/jp#递归建立测试目录[root@localhost ~]# rm /testrm:无法删除"/test/": 是一个目录#如果不加"-r"选项,则会报错[root@localhost ~]# rm -r /testrm:是否进入目录"/test"?yrm:是否进入目录"/test/lm/movie"?yrm:是否删除目录"/test/lm/movie/jp"?yrm:是否删除目录"/test/lm/movie"?yrm:是否删除目录"/test/lm"?yrm:是否删除目录"/test"?y#会分别询问是否进入子目录、是否删除子目录
大家会发现,如果每级目录和每个文件都需要确认,那么在实际使用中简直是灾难!
**【例 3】**强制删除。如果要删除的目录中有 1 万个子目录或子文件,那么普通的 rm 删除最少需要确认 1 万次。所以,在真正删除文件的时候,我们会选择强制删除。例如:
[root@localhost ~]# mkdir -p /test/lm/movie/jp#重新建立测试目录[root@localhost ~]# rm -rf /test#强制删除,一了百了
加入了强制功能之后,删除就会变得很简单,但是需要注意,数据强制删除之后无法恢复,除非依赖第三方的数据恢复工具,如 extundelete 等。但要注意,数据恢复很难恢复完整的数据,一般能恢复 70%~80% 就很难得了。所以,与其把宝压在数据恢复上,不如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虽然 "-rf" 选项是用来删除目录的,但是删除文件也不会报错。所以,为了使用方便,一般不论是删除文件还是删除目录,都会直接使用 "-rf" 选项。
移动文件或改名 mv
mv 命令(move 的缩写),既可以在不同的目录之间移动文件或目录,也可以对文件和目录进行重命名。该命令的基本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 mv 【选项】 源文件 目标文件
选项:
- -f:强制覆盖,如果目标文件已经存在,则不询问,直接强制覆盖;
- -i:交互移动,如果目标文件已经存在,则询问用户是否覆盖(默认选项);
- -n:如果目标文件已经存在,则不会覆盖移动,而且不询问用户;
- -v:显示文件或目录的移动过程;
- -u:若目标文件已经存在,但两者相比,源文件更新,则会对目标文件进行升级;
需要注意的是,同 rm 命令类似,mv 命令也是一个具有破坏性的命令,如果使用不当,很可能给系统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例 1】**移动文件或目录
[root@localhost ~]# mv cangls /tmp#移动之后,源文件会被删除,类似剪切[root@localhost ~]# mkdir movie[root@localhost ~]# mv movie/ /tmp#也可以移动目录。和 rm、cp 不同的是,mv 移动目录不需要加入 "-r" 选项
如果移动的目标位置已经存在同名的文件,则同样会提示是否覆盖,因为 mv 命令默认执行的也是 "mv -i" 的别名,例如:
[root@localhost ~]# touch cangls#重新建立文件[root@localhost ~]# mv cangls /tmpmv:县否覆盖"tmp/cangls"?y#由于 /tmp 目录下已经存在 cangls 文件,所以会提示是否覆盖,需要手工输入 y 覆盖移动
**【例 2】**强制移动之前说过,如果目标目录下已经存在同名文件,则会提示是否覆盖,需要手工确认。这时如果移动的同名文件较多,则需要一个一个文件进行确认,很不方便。
如果我们确认需要覆盖已经存在的同名文件,则可以使用 "-f" 选项进行强制移动,这就不再需要用户手工确认了。例如:
[root@localhost ~]# touch cangls#重新建立文件[root@localhost ~]# mv -f cangls /tmp#就算 /tmp/ 目录下已经存在同名的文件,由于"-f"选项的作用,所以会强制覆盖
**【例 3】**不覆盖移动既然可以强制覆盖移动,那也有可能需要不覆盖的移动。如果需要移动几百个同名文件,但是不想覆盖,这时就需要 "-n" 选项的帮助了。例如:
[root@localhost ~]# ls /tmp/tmp/bols /tmp/cangls#在/tmp/目录下已经存在bols、cangls文件了[root@localhost ~]# mv -vn bols cangls lmls /tmp/、"lmls"->"/tmp/lmls"#再向 /tmp/ 目录中移动同名文件,如果使用了 "-n" 选项,则可以看到只移动了 lmls,而同名的 bols 和 cangls 并没有移动("-v" 选项用于显示移动过程)
**【例 4】**改名如果源文件和目标文件在同一目录中,那就是改名。例如:
[root@localhost ~]# mv bols lmls#把 bols 改名为 lmls
目录也可以按照同样的方法改名。
**【例 5】**显示移动过程如果我们想要知道在移动过程中到底有哪些文件进行了移动,则可以使用 "-v" 选项来查看详细的移动信息。例如:
[root@localhost ~]# touch test1.txt test2.txt test3.txt#建立三个测试文件[root@localhost ~]# mv -v *.txt /tmp"test1.txt" -> "/tmp/test1.txt""test2.txt" -> "/tmp/test2.txt""test3.txt" -> "/tmp/test3.txt"#加入"-v"选项,可以看到有哪些文件进行了移动
二、Linux 链接概念 ln
如果要想说清楚 ln 命令,则必须先解释下 ext 文件系统(Linux 文件系统)是如何工作的。我们在前面讲解了分区的格式化就是写入文件系统,而我们的 Linux 目前使用的是 ext4 文件系统。如果用一张示意图来描述 ext4 文件系统,则可以参考图。
ext4 文件系统会把分区主要分为两大部分(暂时不提超级块):小部分用于保存文件的 inode (i 节点)信息;剩余的大部分用于保存 block 信息。
inode 的默认大小为 128 Byte,用来记录文件的权限(r、w、x)、文件的所有者和属组、文件的大小、文件的状态改变时间(ctime)、文件的最近一次读取时间(atime)、文件的最近一次修改时间(mtime)、文件的数据真正保存的 block 编号。每个文件需要占用一个 inode。大家如果仔细查看,就会发现 inode 中是不记录文件名的,那是因为文件名记录在文件所在目录的 block 中。
block 的大小可以是 1KB、2KB、4KB,默认为 4KB。block 用于实际的数据存储,如果一个 block 放不下数据,则可以占用多个 block。例如,有一个 10KB 的文件需要存储,则会占用 3 个 block,虽然最后一个 block 不能占满,但也不能再放入其他文件的数据。这 3 个 block 有可能是连续的,也有可能是分散的。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以下 2 个重要的信息:
- 每个文件都独自占用一个 inode,文件内容由 inode 的记录来指向;
- 如果想要读取文件内容,就必须借助目录中记录的文件名找到该文件的 inode,才能成功找到文件内容所在的 block 块;
了解了 Linux 系统底层文件的存储状态后,接下来学习 ln 命令。
ln 命令用于给文件创建链接,根据 Linux 系统存储文件的特点,链接的方式分为以下 2 种:
- **软链接:**类似于 Windows 系统中给文件创建快捷方式,即产生一个特殊的文件,该文件用来指向另一个文件,此链接方式同样适用于目录。
- **硬链接:**我们知道,文件的基本信息都存储在 inode 中,而硬链接指的就是给一个文件的 inode 分配多个文件名,通过任何一个文件名,都可以找到此文件的 inode,从而读取该文件的数据信息。
ln 命令的基本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 ln [选项] 源文件 目标文件
选项:
- -s:建立软链接文件。如果不加 "-s" 选项,则建立硬链接文件;
- -f:强制。如果目标文件已经存在,则删除目标文件后再建立链接文件;
**【例 1】**创建硬链接:
[root@localhost ~]# touch cangls[root@localhost ~]# ln /root/cangls /tmp#建立硬链接文件,目标文件没有写文件名,会和原名一致#也就是/tmp/cangls 是硬链接文件
**【例 2】**创建软链接:
[root@localhost ~]# touch bols[root@localhost ~]# In -s /root/bols /tmp#建立软链接文件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软链接文件的源文件必须写成绝对路径,而不能写成相对路径(硬链接没有这样的要求);否则软链接文件会报错。这是初学者非常容易犯的错误。
三、Linux 文件内容查看
Linux系统中使用以下命令来查看文件的内容:
- cat 由第一行开始显示文件内容
- tac 从最后一行开始显示,可以看出 tac 是 cat 的倒着写!
- more 一页一页的显示文件内容
- head 只看头几行
- less 与 more 类似,但是比 more 更好的是,他可以往前翻页!
- tail 只看尾巴几行
可以使用 man [命令] 或者 help [命令] 来查看各个命令的使用文档,如 :
man cp
、
help cp
。
连接文件并打印输出到标准输出设备 cat
cat 命令可以用来显示文本文件的内容(类似于 DOS 下的 type 命令),也可以把几个文件内容附加到另一个文件中,即连接合并文件。
关于此命令,有人认为写 cat 命令的人是因为喜欢猫,因此给此命令起名为“cat”,其实不然,cat 是 concatenate(连接、连续)的简写。
cat 命令的基本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 cat [选项] 文件名或者[root@localhost ~]# cat 文件1 文件2 > 文件3
这两种格式中,前者用于显示文件的内容,常用选项及各自的含义如表 所示;而后者用于连接合并文件。
选项 | 含义 |
---|---|
-A | 相当于 -vET 选项的整合,用于列出所有隐藏符号; |
-E | 列出每行结尾的回车符 $; |
-n | 对输出的所有行进行编号; |
-b | 同 -n 不同,此选项表示只对非空行进行编号。 |
-T | 把 Tab 键 ^I 显示出来; |
-V | 列出特殊字符; |
-s | 当遇到有连续 2 行以上的空白行时,就替换为 1 行的空白行。 |
注意,cat 命令用于查看文件内容时,不论文件内容有多少,都会一次性显示。如果文件非常大,那么文件开头的内容就看不到了。不过 Linux 可以使用
PgUp+上箭头
组合键向上翻页,但是这种翻页是有极限的,如果文件足够长,那么还是无法看全文件的内容。
因此,cat 命令适合查看不太大的文件。当然,在 Linux 中是可以使用其他的命令或方法来查看大文件的。
**【例 1】**cat 命令本身非常简单,我们可以直接查看文件的内容。例如:
[root@localhost ~]# cat anaconda-ks.cfg# Kickstart file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by anaconda.#version=DEVELinstallcdromlang zh一CN.UTF-8…省略部分内容...
而如果使用 "-n" 选项,则会显示行号。例如:
[root@localhost ~]# cat -n anaconda-ks.cfg1 # Kickstart file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by anaconda.234 #version=DEVEL5 install6 cdrom…省略部分内容...
如果使用 "-A" 选项,则相当于使用了 "-vET" 选项,可以查看文本中的所有隐藏符号,包括回车符($)、Tab 键(^I)等。例如:
[root@localhost ~]# cat -A anaconda-ks.cfg# Kickstart file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by anaconda.$$$#version=DEVEL$install$cdrom$…省略部分内容…
**【例 2】**将文件
file1.txt
和
file2.txt
的内容合并后输出到文件
file3.txt
中。
[root@localhost base]# lsfile1.txt file2.txt[root@localhost base]# cat file1.txthttp://c.biancheng.net(file1.txt)[root@localhost base]# cat file2.txtis great(file2.txt)[root@localhost base]# cat file1.txt file2.txt > file3.txt[root@localhost base]# more file3.txt#more 命令可查看文件中的内容http://c.biancheng.net(file1.txt)is great(file2.txt)[root@localhost base]# lsfile1.txt file2.txt file3.txt
tac
tac与cat命令刚好相反,文件内容从最后一行开始显示,可以看出 tac 是 cat 的倒着写。tac命令用于将文件已行为单位的反序输出,即第一行最后显示,最后一行先显示。
tac 命令的基本格式如下:
tac [选项] [参数]
选项:
-a或——append:将内容追加到文件的末尾;-i或——ignore-interrupts:忽略中断信号。
【例 1】
[root@hezhiqiang ~]# tac /etc/issueKernel \\r on an \\mCentOS release 6.4 (Final)
分屏显示文件内容 more
在讲解 cat 命令时,我们留下了一个疑问,即当使用 cat 命令查看文件内容时,如果文件过大,以至使用
PgUp+上箭头
组合键向上翻页也无法看全文件中的内容,该怎么办呢?这就需要使用 more 命令。
more 命令可以分页显示文本文件的内容,使用者可以逐页阅读文件中内容,此命令的基本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 more [选项] 文件名
more 命令比较简单,一般不用什么选项,对于表 中所列的选项,读者只需看到认识即可。
选项 | 含义 |
---|---|
-f | 计算行数时,以实际的行数,而不是自动换行过后的行数。 |
-p | 不以卷动的方式显示每一页,而是先清除屏幕后再显示内容。 |
-c | 跟 -p 选项相似,不同的是先显示内容再清除其他旧资料。 |
-s | 当遇到有连续两行以上的空白行时,就替换为一行的空白行。 |
-u | 不显示下引号(根据环境变量 TERM 指定的终端而有所不同)。 |
+n | 从第 n 行开始显示文件内容,n 代表数字。 |
-n | 一次显示的行数,n 代表数字。 |
more 命令的执行会打开一个交互界面,因此读者有必要了解一些交互命令,常用的交互命令如表所示。
交互指令 | 功能 |
---|---|
h 或 ? | 显示 more 命令交互命令帮助。 |
q 或 Q | 退出 more。 |
v | 在当前行启动一个编辑器。 |
:f | 显示当前文件的文件名和行号。 |
!<命令> 或 :!<命令> | 在子Shell中执行指定命令。 |
回车键 | 向下移动一行。 |
空格键 | 向下移动一页。 |
Ctrl+l | 刷新屏幕。 |
= | 显示当前行的行号。 |
\’ | 转到上一次搜索开始的地方。 |
Ctrf+f | 向下滚动一页。 |
. | 重复上次输入的命令。 |
/ 字符串 | 搜索指定的字符串。 |
d | 向下移动半页。 |
b | 向上移动一页。 |
**【例 1】**用分页的方式显示 anaconda-ks.cfg 文件的内容。
[root@localhost ~]# more anaconda-ks.cfg# Kickstart file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by anaconda.#version=DEVELinstallcdrom…省略部分内容…--More--(69%)#在这里执行交互命令即可
**【例 2】**用cat 配合管道符
|
使用
[root@localhost ~]# cat anaconda-ks.cfg | more# Kickstart file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by anaconda.#version=DEVELinstallcdrom…省略部分内容…--More--(69%)#在这里执行交互命令即可
显示文件开头的内容 head
head 命令可以显示指定文件前若干行的文件内容,其基本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 head [选项] 文件名
该命令常用选项以及各自的含义,如表 所示。
选项 | 含义 |
---|---|
-n K | 这里的 K 表示行数,该选项用来显示文件前 K 行的内容;如果使用 "-K" 作为参数,则表示除了文件最后 K 行外,显示剩余的全部内容。 |
-c K | 这里的 K 表示字节数,该选项用来显示文件前 K 个字节的内容;如果使用 "-K",则表示除了文件最后 K 字节的内容,显示剩余全部内容。 |
-v | 显示文件名; |
注意,如不设置显示的具体行数,则默认显示 10 行的文本数据。
**【例 1】**基本用法。
[root@localhost ~]# head anaconda-ks.cfg
head 命令默认显示文件的开头 10 行内容。如果想显示指定的行数,则只需使用 "-n" 选项即可,例如:
[root@localhost ~]# head -n 20 anaconda-ks.cfg
这是显示文件的开头 20 行内容,也可以直接写 "-行数",例如:
[root@localhost ~]# head -20 anaconda-ks.cfg
查看文件内容 less
less 命令的作用和 more 十分类似,都用来浏览文本文件中的内容,不同之处在于,使用 more 命令浏览文件内容时,只能不断向后翻看,而使用 less 命令浏览,既可以向后翻看,也可以向前翻看。
不仅如此,为了方面用户浏览文本内容,less 命令还提供了以下几个功能:
- 使用光标键可以在文本文件中前后(左后)滚屏;
- 用行号或百分比作为书签浏览文件;
- 提供更加友好的检索、高亮显示等操作;
- 兼容常用的字处理程序(如 Vim、Emacs)的键盘操作;
- 阅读到文件结束时,less 命令不会退出;
- 屏幕底部的信息提示更容易控制使用,而且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less 命令的基本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 less [选项] 文件名
此命令可用的选项以及各自的含义如表 所示。
选项 | 选项含义 |
---|---|
-N | 显示每行的行号。 |
-S | 行过长时将超出部分舍弃。 |
-e | 当文件显示结束后,自动离开。 |
-g | 只标志最后搜索到的关键同。 |
-Q | 不使用警告音。 |
-i | 忽略搜索时的大小写。 |
-m | 显示类似 more 命令的百分比。 |
-f | 强迫打开特殊文件,比如外围设备代号、目录和二进制文件。 |
-s | 显示连续空行为一行。 |
-b <缓冲区大小> | 设置缓冲区的大小。 |
-o <文件名> | 将 less 输出的内容保存到指定文件中。 |
-x <数字> | 将【Tab】键显示为规定的数字空格。 |
在使用 less 命令查看文件内容的过程中,和 more 命令一样,也会进入交互界面,因此需要读者掌握一些常用的交互指令,如表 所示。
交互指令 | 功能 |
---|---|
/字符串 | 向下搜索“字符串”的功能。 |
?字符串 | 向上搜索“字符串”的功能。 |
n | 重复*前一个搜索(与 / 成 ? 有关)。 |
N | 反向重复前一个搜索(与 / 或 ? 有关)。 |
b | 向上移动一页。 |
d | 向下移动半页。 |
h 或 H | 显示帮助界面。 |
q 或 Q | 退出 less 命令。 |
y | 向上移动一行。 |
空格键 | 向下移动一页。 |
回车键 | 向下移动一行。 |
【PgDn】键 | 向下移动一页。 |
【PgUp】键 | 向上移动一页。 |
Ctrl+f | 向下移动一页。 |
Ctrl+b | 向上移动一页。 |
Ctrl+d | 向下移动一页。 |
Ctrl+u | 向上移动半页。 |
j | 向下移动一行。 |
k | 向上移动一行。 |
G | 移动至最后一行。 |
g | 移动到第一行。 |
ZZ | 退出 less 命令。 |
v | 使用配置的编辑器编辑当前文件。 |
[ | 移动到本文档的上一个节点。 |
] | 移动到本文档的下一个节点。 |
p | 移动到同级的上一个节点。 |
u | 向上移动半页。 |
**【例 1】**使用 less 命令查看 /boot/grub/grub.cfg 文件中的内容。
[root@localhost ~]# less /boot/grub/grub.cfg##DO NOT EDIT THIS FILE##It is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by grub-mkconfig using templates from /etc/grub.d and settings from /etc/default/grub#### BEGIN /etc/grub.d/00_header ###if [ -s $prefix/grubenv ]; thenset have_grubenv=trueload_envfiset default="0"if [ "$ {prev_saved_entry}" ]; thenset saved_entry="${prev_saved_entry}"save_env saved_entryset prev_saved_entry= save_env prev_saved_entryset boot_once=truefifunction savedefault {if [ -z "${boot_once}" ]; then:
可以看到,less 在屏幕底部显示一个冒号(:),等待用户输入命令,比如说,用户想向下翻一页,可以按空格键;如果想向上翻一页,可以按 b 键。
显示文件结尾的内容 tail
tail 命令和 head 命令正好相反,它用来查看文件末尾的数据,其基本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 tail [选项] 文件名
此命令常用的选项及含义如表 所示。
选项 | 含义 |
---|---|
-n K | 这里的 K 指的是行数,该选项表示输出最后 K 行,在此基础上,如果使用 -n +K,则表示从文件的第 K 行开始输出。 |
-c K | 这里的 K 指的是字节数,该选项表示输出文件最后 K 个字节的内容,在此基础上,使用 -c +K 则表示从文件第 K 个字节开始输出。 |
-f | 输出文件变化后新增加的数据。 |
**【例 1】**查看 /etc/passwd 文件最后 3 行的数据内容。
[root@localhost ~]# tail -n 3 /etc/passwdsshd:x:74:74:Privilege-separated SSH:/var/empty/sshd:/sbin/nologinoprofile:x:16:16:Special user account to be used by OProfile:/var/lib/oprofile:/sbin/nologintcpdump:x:72:72::/:/sbin/nologin
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如下这种形式:
[root@localhost ~]# tail -3 /etc/passwdsshd:x:74:74:Privilege-separated SSH:/var/empty/sshd:/sbin/nologinoprofile:x:16:16:Special user account to be used by OProfile:/var/lib/oprofile:/sbin/nologintcpdump:x:72:72::/:/sbin/nologin
可以看到,使用
tail -n 3 /etc/passwd
命令和
tail -3 /etc/passwd
的效果是一样的。
**【例 2】**查看 /etc/passwd 文件末尾 100 个字节的数据内容。
[root@localhost ~]# tail -c 100 /etc/passwdcpdump:x:72:72::/:/sbin/nologin
【例 3】 监听文件的新増内容。tail 命令有一种比较有趣的用法,可以使用 "-f" 选项来监听文件的新増内容,例如:
[root@localhost ~]#tail -f anaconda-ks.cfg@server-platform@server-policypaxoddjobsgpiocertmongerpam_krb5krb5-workstationperl-DBD-SQLite%end#光标不会退出文件,而会一直监听在文件的结尾处
这条命令会显示文件的最后 10 行内容,而且光标不会退出命令,每隔一秒会检查一下文件是否增加新的内容,如果增加就追加到原来的输出结果后面并显示。因此,这时如果向文件中追加一些数据(需要开启一个新终端):
[root@localhost ~]# echo 2222222222 >> anaconda-ks.cfg[root@localhost ~]# echo 3333333333 >> anaconda-ks.cfg#在新终端中通过echo命令向文件中追加数据
那么,在原始的正在监听的终端中,会看到如下信息:
[root@localhost ~]# tail -f anaconda-ks.cfg @server-platforin@server-policypaxoddjobsgpiocertmongerpam_krb5krb5-workstationperl-DBD-SQLite%end222222222233333333333#在文件的结尾处监听到了新増数据
如果想终止输出,按【Ctrl+c】键中断 tail 命令即可。
四、Linux重定向(输入输出重定向)
我们知道,Linux 中标准的输入设备默认指的是键盘,标准的输出设备默认指的是显示器。而本节所要介绍的输入、输出重定向,完全可以从字面意思去理解,也就是:
- 输入重定向:指的是重新指定设备来代替键盘作为新的输入设备;
- 输出重定向:指的是重新指定设备来代替显示器作为新的输出设备。
通常是用文件或命令的执行结果来代替键盘作为新的输入设备,而新的输出设备通常指的就是文件。
Linux输入重定向
对于输入重定向来说,其需要用到的符号以及作用如表 所示。
命令符号格式 | 作用 |
---|---|
命令 < 文件 | 将指定文件作为命令的输入设备 |
命令 << 分界符 | 表示从标准输入设备(键盘)中读入,直到遇到分界符才停止(读入的数据不包括分界符),这里的分界符其实就是自定义的字符串 |
命令 < 文件 1 > 文件 2 | 将文件 1 作为命令的输入设备,该命令的执行结果输出到文件 2 中。 |
【例 1】默认情况下,cat 命令会接受标准输入设备(键盘)的输入,并显示到控制台,但如果用文件代替键盘作为输入设备,那么该命令会以指定的文件作为输入设备,并将文件中的内容读取并显示到控制台。
以
/etc/passwd
文件(存储了系统中所有用户的基本信息)为例,执行如下命令:
[root@localhost ~]# cat /etc/passwd#这里省略输出信息,读者可自行查看[root@localhost ~]# cat < /etc/passwd#输出结果同上面命令相同
注意,虽然执行结果相同,但第一行代表是以键盘作为输入设备,而第二行代码是以
/etc/passwd
文件作为输入设备。
【例 2】
[root@localhost ~]# cat << 0>c.biancheng.net>Linux>0c.biancheng.netLinux
可以看到,当指定了 0 作为分界符之后,只要不输入 0,就可以一直输入数据。
【例 3】首先,新建文本文件
a.tx
,然后执行如下命令:
[root@localhost ~]# cat a.txt[root@localhost ~]# cat < /etc/passwd > a.txt[root@localhost ~]# cat a.txt#输出了和 /etc/passwd 文件内容相同的数据
可以看到,通过重定向
/etc/passwd
作为输入设备,并输出重定向到
a.txt
,最终实现了将
/etc/passwd
文件中内容复制到
a.txt
中。
Linux输出重定向
相较于输入重定向,我们使用输出重定向的频率更高。并且,和输入重定向不同的是,输出重定向还可以细分为标准输出重定向和错误输出重定向两种技术。
例如,使用 ls 命令分别查看两个文件的属性信息,但其中一个文件是不存在的,如下所示:
[root@localhost ~]# touch demo1.txt[root@localhost ~]# ls -l demo1.txt-rw-rw-r--. 1 root root 0 Oct 12 15:02 demo1.txt[root@localhost ~]# ls -l demo2.txt <-- 不存在的文件ls: cannot access demo2.txt: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上述命令中,
demo1.txt
是存在的,因此正确输出了该文件的一些属性信息,这也是该命令执行的标准输出信息;而
demo2.txt
是不存在的,因此执行 ls 命令之后显示的报错信息,是该命令的错误输出信息。
再次强调,要想把原本输出到屏幕上的数据转而写入到文件中,这两种输出信息就要区别对待。
在此基础上,标准输出重定向和错误输出重定向又分别包含清空写入和追加写入两种模式。因此,对于输出重定向来说,其需要用到的符号以及作用如表 所示。
命令符号格式 | 作用 |
---|---|
命令 > 文件 | 将命令执行的标准输出结果重定向输出到指定的文件中,如果该文件已包含数据,会清空原有数据,再写入新数据。 |
命令 2> 文件 | 将命令执行的错误输出结果重定向到指定的文件中,如果该文件中已包含数据,会清空原有数据,再写入新数据。 |
命令 >> 文件 | 将命令执行的标准输出结果重定向输出到指定的文件中,如果该文件已包含数据,新数据将写入到原有内容的后面。 |
命令 2>> 文件 | 将命令执行的错误输出结果重定向到指定的文件中,如果该文件中已包含数据,新数据将写入到原有内容的后面。 |
命令 >> 文件 2>&1 或者 命令 &>> 文件 | 将标准输出或者错误输出写入到指定文件,如果该文件中已包含数据,新数据将写入到原有内容的后面。注意,第一种格式中,最后的 2>&1 是一体的,可以认为是固定写法。 |
**【例 4】**新建一个包含有 "Linux" 字符串的文本文件
Linux.txt
,以及空文本文件
demo.txt
,然后执行如下命令:
[root@localhost ~]# cat Linux.txt > demo.txt[root@localhost ~]# cat demo.txtLinux[root@localhost ~]# cat Linux.txt > demo.txt[root@localhost ~]# cat demo.txtLinux <--这里的 Linux 是清空原有的 Linux 之后,写入的新的 Linux[root@localhost ~]# cat Linux.txt >> demo.txt[root@localhost ~]# cat demo.txtLinuxLinux <--以追加的方式,新数据写入到原有数据之后[root@localhost ~]# cat b.txt > demo.txtcat: b.txt: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 错误输出信息依然输出到了显示器中[root@localhost ~]# cat b.txt 2> demo.txt[root@localhost ~]# cat demo.txtcat: b.txt: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清空文件,再将错误输出信息写入到该文件中[root@localhost ~]# cat b.txt 2>> demo.txt[root@localhost ~]# cat demo.txtcat: b.txt: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cat: b.txt: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追加写入错误输出信息
五、文本处理 (Linux三剑客):grep、sed、awk
查找文件内容 grep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需要列出文件的全部内容,而是从文件中找到包含指定信息的那些行,要实现这个目的,可以使用 grep 命令。
grep 命令的由来可以追溯到 UNIX 诞生的早期,在 UNIX 系统中,搜索的模式(patterns)被称为正则表达式(regular expressions),为了要彻底搜索一个文件,有的用户在要搜索的字符串前加上前缀 global(全面的),一旦找到相匹配的内容,用户就像将其输出(print)到屏幕上,而将这一系列的操作整合到一起就是 global regular expressions print,而这也就是 grep 命令的全称。
grep命令能够在一个或多个文件中,搜索某一特定的字符模式(也就是正则表达式),此模式可以是单一的字符、字符串、单词或句子。
正则表达式是描述一组字符串的一个模式,正则表达式的构成模仿了数学表达式,通过使用操作符将较小的表达式组合成一个新的表达式。正则表达式可以是一些纯文本文字,也可以是用来产生模式的一些特殊字符。为了进一步定义一个搜索模式,grep 命令支持如表 所示的这几种正则表达式的元字符(也就是通配符)。
通配符 | 功能 |
---|---|
c* | 将匹配 0 个(即空白)或多个字符 c(c 为任一字符)。 |
. | 将匹配任何一个字符,且只能是一个字符。 |
[xyz] | 匹配方括号中的任意一个字符。 |
[^xyz] | 匹配除方括号中字符外的所有字符。 |
^ | 锁定行的开头。 |
$ | 锁定行的结尾。 |
需要注意的是,在基本正则表达式中,如通配符 *、+、{、|、( 和 )等,已经失去了它们原本的含义,而若要恢复它们原本的含义,则要在之前添加反斜杠 \\,如 *、+、{、|、( 和 )。
grep 命令是用来在每一个文件或中(或特定输出上)搜索特定的模式,当使用 grep 时,包含指定字符模式的每一行内容,都会被打印(显示)到屏幕上,但是使用 grep 命令并不改变文件中的内容。
grep 命令的基本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 grep [选项] 模式 文件名
这里的模式,要么是字符(串),要么是正则表达式。而此命令常用的选项以及各自的含义如表 所示。
选项 | 含义 |
---|---|
-c | 仅列出文件中包含模式的行数。 |
-i | 忽略模式中的字母大小写。 |
-l | 列出带有匹配行的文件名。 |
-n | 在每一行的最前面列出行号。 |
-v | 列出没有匹配模式的行。 |
-w | 把表达式当做一个完整的单字符来搜寻,忽略那些部分匹配的行。 |
注意,如果是搜索多个文件,grep 命令的搜索结果只显示文件中发现匹配模式的文件名;而如果搜索单个文件,grep 命令的结果将显示每一个包含匹配模式的行。
**【例 1】**假设有一份 emp.data 员工清单,现在要搜索此文件,找出职位为 CLERK 的所有员工,则执行命令如下:
[root@localhost ~]# grep CLERK emp.data#忽略输出内容
而在此基础上,如果只想知道职位为 CLERK 的员工的人数,可以使用“-c”选项,执行命令如下:
[root@localhost ~]# grep -c CLERK emp.data#忽略输出内容
**【例 2】**搜索 emp.data 文件,使用正则表达式找出以 78 开头的数据行,执行命令如下:
[root@localhost ~]# grep ^78 emp.data#忽略输出内容
grep 命令的功能非常强大,通过利用它的不同选项以及变化万千的正则表达式,可以获取任何我们所需要的信息。本节所介绍的 grep 命令,只介绍了它的一部分基础知识,比如说,grep 命令可用的选项还有很多,且用法也五花八门,不过到这就够用了。
sed
我们知道,Vim 采用的是交互式文本编辑模式,你可以用键盘命令来交互性地插入、删除或替换数据中的文本。但本节要讲的 sed 命令不同,它采用的是流编辑模式,最明显的特点是,在 sed 处理数据之前,需要预先提供一组规则,sed 会按照此规则来编辑数据。
sed 会根据脚本命令来处理文本文件中的数据,这些命令要么从命令行中输入,要么存储在一个文本文件中,此命令执行数据的顺序如下:
- 每次仅读取一行内容;
- 根据提供的规则命令匹配并修改数据。注意,sed 默认不会直接修改源文件数据,而是会将数据复制到缓冲区中,修改也仅限于缓冲区中的数据;
- 将执行结果输出。
当一行数据匹配完成后,它会继续读取下一行数据,并重复这个过程,直到将文件中所有数据处理完毕。
sed 命令的基本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 sed [选项] [脚本命令] 文件名
该命令常用的选项及含义,如表 1 所示。
选项 | 含义 |
---|---|
-e 脚本命令 | 该选项会将其后跟的脚本命令添加到已有的命令中。 |
-f 脚本命令文件 | 该选项会将其后文件中的脚本命令添加到已有的命令中。 |
-n | 默认情况下,sed 会在所有的脚本指定执行完毕后,会自动输出处理后的内容,而该选项会屏蔽启动输出,需使用 print 命令来完成输出。 |
-i | 此选项会直接修改源文件,要慎用。 |
成功使用 sed 命令的关键在于掌握各式各样的脚本命令及格式,它能帮你定制编辑文件的规则。
sed脚本命令
sed s 替换脚本命令
此命令的基本格式为:
[address]s/pattern/replacement/flags
其中,address 表示指定要操作的具体行,pattern 指的是需要替换的内容,replacement 指的是要替换的新内容。
关于指定具体操作行(address)的用法,这里先不做解释,文章后续会对其做详细介绍。
此命令中常用的 flags 标记如表 2 所示。
flags 标记 | 功能 |
---|---|
n | 1~512 之间的数字,表示指定要替换的字符串出现第几次时才进行替换,例如,一行中有 3 个 A,但用户只想替换第二个 A,这是就用到这个标记; |
g | 对数据中所有匹配到的内容进行替换,如果没有 g,则只会在第一次匹配成功时做替换操作。例如,一行数据中有 3 个 A,则只会替换第一个 A; |
p | 会打印与替换命令中指定的模式匹配的行。此标记通常与 -n 选项一起使用。 |
w file | 将缓冲区中的内容写到指定的 file 文件中; |
& | 用正则表达式匹配的内容进行替换; |
\\n | 匹配第 n 个子串,该子串之前在 pattern 中用 () 指定。 |
\\ | 转义(转义替换部分包含:&、\\ 等)。 |
比如,可以指定 sed 用新文本替换第几处模式匹配的地方:
[root@localhost ~]# sed \'s/test/trial/2\' data4.txtThis is a test of the trial script.This is the second test of the trial script.
可以看到,使用数字 2 作为标记的结果就是,sed 编辑器只替换每行中第 2 次出现的匹配模式。
如果要用新文件替换所有匹配的字符串,可以使用 g 标记:
[root@localhost ~]# sed \'s/test/trial/g\' data4.txtThis is a trial of the trial script.This is the second trial of the trial script.
我们知道,-n 选项会禁止 sed 输出,但 p 标记会输出修改过的行,将二者匹配使用的效果就是只输出被替换命令修改过的行,例如:
[root@localhost ~]# cat data5.txtThis is a test line.This is a different line.[root@localhost ~]# sed -n \'s/test/trial/p\' data5.txtThis is a trial line.
w 标记会将匹配后的结果保存到指定文件中,比如:
[root@localhost ~]# sed \'s/test/trial/w test.txt\' data5.txtThis is a trial line.This is a different line.[root@localhost ~]#cat test.txtThis is a trial line.
在使用 s 脚本命令时,替换类似文件路径的字符串会比较麻烦,需要将路径中的正斜线进行转义,例如:
[root@localhost ~]# sed \'s/\\/bin\\/bash/\\/bin\\/csh/\' /etc/passwd
sed d 替换脚本命令
此命令的基本格式为:
[address]d
如果需要删除文本中的特定行,可以用 d 脚本命令,它会删除指定行中的所有内容。但使用该命令时要特别小心,如果你忘记指定具体行的话,文件中的所有内容都会被删除,举个例子:
[root@localhost ~]# cat data1.txt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the lazy dog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the lazy dog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the lazy dog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the lazy dog[root@localhost ~]# sed \'d\' data1.txt#什么也不输出,证明成了空文件
当和指定地址一起使用时,删除命令显然能发挥出大的功用。可以从数据流中删除特定的文本行。
address 的具体写法后续会做详细介绍,这里只给大家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
通过行号指定,比如删除 data6.txt 文件内容中的第 3 行:
[root@localhost ~]# cat data6.txtThis is line number 1.This is line number 2.This is line number 3.This is line number 4.[root@localhost ~]# sed \'3d\' data6.txtThis is line number 1.This is line number 2.This is line number 4.
-
或者通过特定行区间指定,比如删除 data6.txt 文件内容中的第 2、3行:
[root@localhost ~]# sed \'2,3d\' data6.txtThis is line number 1.This is line number 4.
-
也可以使用两个文本模式来删除某个区间内的行,但这么做时要小心,你指定的第一个模式会“打开”行删除功能,第二个模式会“关闭”行删除功能,因此,sed 会删除两个指定行之间的所有行(包括指定的行),例如:
[root@localhost ~]#sed \'/1/,/3/d\' data6.txt#删除第 1~3 行的文本数据This is line number 4.
-
或者通过特殊的文件结尾字符,比如删除 data6.txt 文件内容中第 3 行开始的所有的内容:
[root@localhost ~]# sed \'3,$d\' data6.txtThis is line number 1.This is line number 2.
在此强调,在默认情况下 sed 并不会修改原始文件,这里被删除的行只是从 sed 的输出中消失了,原始文件没做任何改变。
sed a 和 i 脚本命令
a 命令表示在指定行的后面附加一行,i 命令表示在指定行的前面插入一行,这里之所以要同时介绍这 2 个脚本命令,因为它们的基本格式完全相同,如下所示:
[address]a(或 i)\\新文本内容
下面分别就这 2 个命令,给读者举几个例子。比如说,将一个新行插入到数据流第三行前,执行命令如下:
[root@localhost ~]# sed \'3i\\> This is an inserted line.\' data6.txtThis is line number 1.This is line number 2.This is an inserted line.This is line number 3.This is line number 4.
再比如说,将一个新行附加到数据流中第三行后,执行命令如下:
[root@localhost ~]# sed \'3a\\> This is an appended line.\' data6.txtThis is line number 1.This is line number 2.This is line number 3.This is an appended line.This is line number 4.
如果你想将一个多行数据添加到数据流中,只需对要插入或附加的文本中的每一行末尾(除最后一行)添加反斜线即可,例如:
[root@localhost ~]# sed \'1i\\> This is one line of new text.\\> This is another line of new text.\' data6.txtThis is one line of new text.This is another line of new text.This is line number 1.This is line number 2.This is line number 3.This is line number 4.
可以看到,指定的两行都会被添加到数据流中。
sed c 替换脚本命令
c 命令表示将指定行中的所有内容,替换成该选项后面的字符串。该命令的基本格式为:
[address]c\\用于替换的新文本
举个例子:
[root@localhost ~]# sed \'3c\\> This is a changed line of text.\' data6.txtThis is line number 1.This is line number 2.This is a changed line of text.This is line number 4.
在这个例子中,sed 编辑器会修改第三行中的文本,其实,下面的写法也可以实现此目的:
[root@localhost ~]# sed \'/number 3/c\\> This is a changed line of text.\' data6.txtThis is line number 1.This is line number 2.This is a changed line of text.This is line number 4.
sed y 转换脚本命令
y 转换命令是唯一可以处理单个字符的 sed 脚本命令,其基本格式如下:
[address]y/inchars/outchars/
转换命令会对 inchars 和 outchars 值进行一对一的映射,即 inchars 中的第一个字符会被转换为 outchars 中的第一个字符,第二个字符会被转换成 outchars 中的第二个字符…这个映射过程会一直持续到处理完指定字符。如果 inchars 和 outchars 的长度不同,则 sed 会产生一条错误消息。
举个简单例子:
[root@localhost ~]# sed \'y/123/789/\' data8.txtThis is line number 7.This is line number 8.This is line number 9.This is line number 4.This is line number 7 again.This is yet another line.This is the last line in the file.
可以看到,inchars 模式中指定字符的每个实例都会被替换成 outchars 模式中相同位置的那个字符。
转换命令是一个全局命令,也就是说,它会文本行中找到的所有指定字符自动进行转换,而不会考虑它们出现的位置,再打个比方:
[root@localhost ~]# echo "This 1 is a test of 1 try." | sed \'y/123/456/\'This 4 is a test of 4 try.
sed 转换了在文本行中匹配到的字符 1 的两个实例,我们无法限定只转换在特定地方出现的字符。
sed p 打印脚本命令
p 命令表示搜索符号条件的行,并输出该行的内容,此命令的基本格式为:
[address]p
p 命令常见的用法是打印包含匹配文本模式的行,例如:
[root@localhost ~]# cat data6.txtThis is line number 1.This is line number 2.This is line number 3.This is line number 4.[root@localhost ~]# sed -n \'/number 3/p\' data6.txtThis is line number 3.
可以看到,用 -n 选项和 p 命令配合使用,我们可以禁止输出其他行,只打印包含匹配文本模式的行。
如果需要在修改之前查看行,也可以使用打印命令,比如与替换或修改命令一起使用。可以创建一个脚本在修改行之前显示该行,如下所示:
[root@localhost ~]# sed -n \'/3/{> p> s/line/test/p> }\' data6.txtThis is line number 3.This is test number 3.
sed 命令会查找包含数字 3 的行,然后执行两条命令。首先,脚本用 p 命令来打印出原始行;然后它用 s 命令替换文本,并用 p 标记打印出替换结果。输出同时显示了原来的行文本和新的行文本。
sed w 脚本命令
w 命令用来将文本中指定行的内容写入文件中,此命令的基本格式如下:
[address]w filename
这里的 filename 表示文件名,可以使用相对路径或绝对路径,但不管是哪种,运行 sed 命令的用户都必须有文件的写权限。
下面的例子是将数据流中的前两行打印到一个文本文件中:
[root@localhost ~]# sed \'1,2w test.txt\' data6.txtThis is line number 1.This is line number 2.This is line number 3.This is line number 4.[root@localhost ~]# cat test.txtThis is line number 1.This is line number 2.
当然,如果不想让行直接输出,可以用 -n 选项,再举个例子:
[root@localhost ~]# cat data11.txtBlum, R BrowncoatMcGuiness, A AllianceBresnahan, C BrowncoatHarken, C Alliance[root@localhost ~]# sed -n \'/Browncoat/w Browncoats.txt\' data11.txtcat Browncoats.txtBlum, R BrowncoatBresnahan, C Browncoat
可以看到,通过使用 w 脚本命令,sed 可以实现将包含文本模式的数据行写入目标文件。
sed r 脚本命令
r 命令用于将一个独立文件的数据插入到当前数据流的指定位置,该命令的基本格式为:
[address]r filename
sed 命令会将 filename 文件中的内容插入到 address 指定行的后面,比如说:
[root@localhost ~]# cat data12.txtThis is an added line.This is the second added line.[root@localhost ~]# sed \'3r data12.txt\' data6.txtThis is line number 1.This is line number 2.This is line number 3.This is an added line.This is the second added line.This is line number 4.
如果你想将指定文件中的数据插入到数据流的末尾,可以使用 $ 地址符,例如:
[root@localhost ~]# sed \'$r data12.txt\' data6.txtThis is line number 1.This is line number 2.This is line number 3.This is line number 4.This is an added line.This is the second added line.
sed q 退出脚本命令
q 命令的作用是使 sed 命令在第一次匹配任务结束后,退出 sed 程序,不再进行对后续数据的处理。
比如:
[root@localhost ~]# sed \'2q\' test.txtThis is line number 1.This is line number 2.
可以看到,sed 命令在打印输出第 2 行之后,就停止了,是 q 命令造成的,再比如:
[root@localhost ~]# sed \'/number 1/{ s/number 1/number 0/;q; }\' test.txtThis is line number 0.
使用 q 命令之后,sed 命令会在匹配到 number 1 时,将其替换成 number 0,然后直接退出。
sed 脚本命令的寻址方式
前面在介绍各个脚本命令时,我们一直忽略了对 address 部分的介绍。对各个脚本命令来说,address 用来表明该脚本命令作用到文本中的具体行。
默认情况下,sed 命令会作用于文本数据的所有行。如果只想将命令作用于特定行或某些行,则必须写明 address 部分,表示的方法有以下 2 种:
- 以数字形式指定行区间;
- 用文本模式指定具体行区间。
以上两种形式都可以使用如下这 2 种格式,分别是:
[address]脚本命令或者address {多个脚本命令}
以上两种形式在前面例子中都有具体实例,因此这里不再做过多赘述。
以数字形式指定行区间
当使用数字方式的行寻址时,可以用行在文本流中的行位置来引用。sed 会将文本流中的第一行编号为 1,然后继续按顺序为接下来的行分配行号。
在脚本命令中,指定的地址可以是单个行号,或是用起始行号、逗号以及结尾行号指定的一定区间范围内的行。这里举一个 sed 命令作用到指定行号的例子:
[root@localhost ~]#sed \'2s/dog/cat/\' data1.txt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the lazy dog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the lazy cat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the lazy dog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the lazy dog
可以看到,sed 只修改地址指定的第二行的文本。下面的例子中使用了行地址区间:
[root@localhost ~]# sed \'2,3s/dog/cat/\' data1.txt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the lazy dog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the lazy cat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the lazy cat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the lazy dog
在此基础上,如果想将命令作用到文本中从某行开始的所有行,可以用特殊地址——美元符($):
[root@localhost ~]# sed \'2,$s/dog/cat/\' data1.txt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the lazy dog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the lazy cat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the lazy cat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the lazy cat
用文本模式指定行区间
sed 允许指定文本模式来过滤出命令要作用的行,格式如下:
/pattern/command
注意,必须用正斜线将要指定的 pattern 封起来,sed 会将该命令作用到包含指定文本模式的行上。
举个例子,如果你想只修改用户 demo 的默认 shell,可以使用 sed 命令,执行命令如下:
[root@localhost ~]# grep demo /etc/passwddemo:x:502:502::/home/Samantha:/bin/bash[root@localhost ~]# sed \'/demo/s/bash/csh/\' /etc/passwdroot:x:0:0:root:/root:/bin/bash...demo:x:502:502::/home/demo:/bin/csh...
虽然使用固定文本模式能帮你过滤出特定的值,就跟上面这个用户名的例子一样,但其作用难免有限,因此,sed 允许在文本模式使用正则表达式指明作用的具体行。正则表达式允许创建高级文本模式匹配表达式来匹配各种数据。这些表达式结合了一系列通配符、特殊字符以及固定文本字符来生成能够匹配几乎任何形式文本的简练模式。
关于正则表达式,本节不做过多介绍,有兴趣的读者可阅读《正则表达式入门教程》一文,这里仅给读者提供一个简单示例:
[root@localhost ~]# cat test.txt<html><title>First Wed</title><body>h1Helloh1h2Helloh2h3Helloh3</body></html>#使用正则表示式给所有第一个的h1、h2、h3添加<>,给第二个h1、h2、h3添加</>[root@localhost ~]# cat sed.sh/h[0-9]/{s//\\<&\\>/1s//\\<\\/&\\>/2}[root@localhost ~]# sed -f sed.sh test.txt<h1>Hello</h1><h2>Hello</h2><h3>Hello</h3>
awk
除了使用 sed 命令,Linux 系统中还有一个功能更加强大的文本数据处理工具,就是 awk。它诞生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这也许是它影响了众多 Linux 用户的原因之一。
曾有人推测 awk 命令的名字来源于 awkward 这个单词。其实不然,此命令的设计者有 3 位,他们的姓分别是 Aho、Weingberger 和 Kernighan,awk 就取自这 3 为大师姓的首字母。
和 sed 命令类似,awk 命令也是逐行扫描文件(从第 1 行到最后一行),寻找含有目标文本的行,如果匹配成功,则会在该行上执行用户想要的操作;反之,则不对行做任何处理。
awk 命令的基本格式为:
[root@localhost ~]# awk [选项] \'脚本命令\' 文件名
此命令常用的选项以及各自的含义,如表 所示。
选项 | 含义 |
---|---|
-F fs | 指定以 fs 作为输入行的分隔符,awk 命令默认分隔符为空格或制表符。 |
-f file | 从脚本文件中读取 awk 脚本指令,以取代直接在命令行中输入指令。 |
-v var=val | 在执行处理过程之前,设置一个变量 var,并给其设备初始值为 val。 |
awk 的强大之处在于脚本命令,它由 2 部分组成,分别为匹配规则和执行命令,如下所示:
\'匹配规则{执行命令}\'
这里的匹配规则,和 sed 命令中的 address 部分作用相同,用来指定脚本命令可以作用到文本内容中的具体行,可以使用字符串(比如 /demo/,表示查看含有 demo 字符串的行)或者正则表达式指定。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整个脚本命令是用单引号(\’\’)括起,而其中的执行命令部分需要用大括号()括起来。
在 awk 程序执行时,如果没有指定执行命令,则默认会把匹配的行输出;如果不指定匹配规则,则默认匹配文本中所有的行。
举个简单的例子:
[root@localhost ~]# awk \'/^$/ {print "Blank line"}\' test.txt
在此命令中,
/^$/
是一个正则表达式,功能是匹配文本中的空白行,同时可以看到,执行命令使用的是 print 命令,此命令经常会使用,它的作用很简单,就是将指定的文本进行输出。因此,整个命令的功能是,如果 test.txt 有 N 个空白行,那么执行此命令会输出 N 个 Blank line。
awk 使用数据字段变量
awk 的主要特性之一是其处理文本文件中数据的能力,它会自动给一行中的每个数据元素分配一个变量。
默认情况下,awk 会将如下变量分配给它在文本行中发现的数据字段:
- $0 代表整个文本行;
- $1 代表文本行中的第 1 个数据字段;
- $2 代表文本行中的第 2 个数据字段;
- $n 代表文本行中的第 n 个数据字段。
前面说过,在 awk 中,默认的字段分隔符是任意的空白字符(例如空格或制表符)。 在文本行中,每个数据字段都是通过字段分隔符划分的。awk 在读取一行文本时,会用预定义的字段分隔符划分每个数据字段。
所以在下面的例子中,awk 程序读取文本文件,只显示第 1 个数据字段的值:
[root@localhost ~]# cat data2.txtOne line of test text.Two lines of test text.Three lines of test text.[root@localhost ~]# awk \'{print $1}\' data2.txtOneTwoThree
该程序用 $1 字段变量来表示“仅显示每行文本的第 1 个数据字段”。当然,如果你要读取采用了其他字段分隔符的文件,可以用 -F 选项手动指定。
awk 脚本命令使用多个命令
awk 允许将多条命令组合成一个正常的程序。要在命令行上的程序脚本中使用多条命令,只要在命令之间放个分号即可,例如:
[root@localhost ~]# echo "My name is Rich" | awk \'{$4="Christine"; print $0}\'My name is Christine
第一条命令会给字段变量 $4 赋值。第二条命令会打印整个数据字段。可以看到,awk 程序在输出中已经将原文本中的第四个数据字段替换成了新值。
除此之外,也可以一次一行地输入程序脚本命令,比如说:
[root@localhost ~]# awk \'{> $4="Christine"> print $0}\'My name is RichMy name is Christine
在你用了表示起始的单引号后,bash shell 会使用 > 来提示输入更多数据,我们可以每次在每行加一条命令,直到输入了结尾的单引号。
注意,此例中因为没有在命令行中指定文件名,awk 程序需要用户输入获得数据,因此当运行这个程序的时候,它会一直等着用户输入文本,此时如果要退出程序,只需按下 Ctrl+D 组合键即可。
awk从文件中读取程序
跟 sed 一样,awk 允许将脚本命令存储到文件中,然后再在命令行中引用,比如:
[root@localhost ~]# cat awk.sh{print $1 "\'s home directory is " $6}[root@localhost ~]# awk -F: -f awk.sh /etc/passwdroot\'s home directory is /rootbin\'s home directory is /bindaemon\'s home directory is /sbinadm\'s home directory is /var/admlp\'s home directory is /var/spool/lpd...Christine\'s home directory is /home/ChristineSamantha\'s home directory is /home/SamanthaTimothy\'s home directory is /home/Timothy
awk.sh 脚本文件会使用 print 命令打印 /etc/passwd 文件的主目录数据字段(字段变量 $6),以及 userid 数据字段(字段变量 $1)。注意,在程序文件中,也可以指定多条命令,只要一条命令放一行即可,之间不需要用分号。
awk BEGIN关键字
awk 中还可以指定脚本命令的运行时机。默认情况下,awk 会从输入中读取一行文本,然后针对该行的数据执行程序脚本,但有时可能需要在处理数据前运行一些脚本命令,这就需要使用 BEGIN 关键字。
BEGIN 会强制 awk 在读取数据前执行该关键字后指定的脚本命令,例如:
[root@localhost ~]# cat data3.txtLine 1Line 2Line 3[root@localhost ~]# awk \'BEGIN {print "The data3 File Contents:"}> {print $0}\' data3.txtThe data3 File Contents:Line 1Line 2Line 3
可以看到,这里的脚本命令中分为 2 部分,BEGIN 部分的脚本指令会在 awk 命令处理数据前运行,而真正用来处理数据的是第二段脚本命令。
awk END关键字
和 BEGIN 关键字相对应,END 关键字允许我们指定一些脚本命令,awk 会在读完数据后执行它们,例如:
[root@localhost ~]# awk \'BEGIN {print "The data3 File Contents:"}> {print $0}> END {print "End of File"}\' data3.txtThe data3 File Contents:Line 1Line 2Line 3End of File
可以看到,当 awk 程序打印完文件内容后,才会执行 END 中的脚本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