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p
定义:解决环路,护发BPDU
角色:
1、交换机角色
- 根交换机
- 非根交换机
- 端口角色
2、端口角色
- 根端口
- 指定端口
- 非指定端口
选举,端口确定时间15s
跟交换机:
参数:BID—》优先级(优先级+系统ID)+MAC
规则:小优,先比较优先级(4096倍数),在比较MAC
根端口:
- 参数:COST BID PID
- 规则:开始以自己为根发送BPDU
参数:
1、cost
2、BID 发送方的BID
3、PID
4、本地PID
规则:先比较收到BPDU的
指定端口选举:
1.接口所属交换机上根端口到达根网桥的COST值
2.本交换机BID 如果BID是自己,则为指定端口。
3.本地的PID
转发延时15s,即本地发送自己的BPDU看是否能回来,等待15S
RSTP
RSTP 的端口角色共有 4 种:
- 根端口
- 指定端口
- Alternate端口 (备份端口)由于学习到其它网桥发送的配置 BPDU 报文而阻塞的端口。提供了从指定桥到根的另一条可切换路径,作为根端口的备份端口。
- Backup 端口 (阻塞端口)由于学习到自己发送的配置 BPDU 报文而阻塞的端口。作为指定端口的备份,提供了另一条从根桥到相应网段的备份通路。
端口状态: - disabled :不转发用户流量也不学习 MAC 地址;
- Learing :不转发用户流量但是学习 MAC 地址;
- Forwarding :既转发用户流量又学习 MAC 地址;
P/A机制
P/A机制(解决了sap初始化状态需要15s侦听,15s学习)Proposal/Agreement 机制 (建议/协定–机制)
目的:其目的是使一个指定端口尽快进入 Forwarding 状态;
特点:由于有来回确认机制和同步变量机制,就无需依靠计时器来保障无环。
- 事实上对于 STP,指定端口的选择可以很快完成,主要的速度瓶颈在于:为了避免环路,必须等待足够长的时间,使全网的端口状态全部确定,也就是说必须要等待至少一个 Forward Delay 所有端口才能进行转发。而 RSTP 的主要目的就是消除这个瓶颈,通过阻塞自己的非根端口来保证不会出 现环路。而使用 P/A 机制加快了上游端口转到 Forwarding 状态的速度。
- P/A 机制要求两台交换设备之间链路必须是点对点的全双工模式。一旦 P/A 协商不成功,指定端口的选择就需要等待两个 Forward Delay,协商过程与 STP
MSTP
解决的问题
- 解决资源复用
- 解决对单个设备信息过多引发的震荡问题,尽可能地让数据包变少
划分区
形成区的条件
支持MST 、Name、等级、交换机上的实例划分一样
调整不同设备对接计算cost方法
生成树的缺点
- 只能做到相对优,不能做到最优。
- 链路利用率不高。
- 收敛时间过长30s。
- 生成树不适合大型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横向流量多,生成树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