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能
改变未来

华为HCNA之MSTP基础配置实验


导语:

多生成树协议MSTP(Multiple Spanning Tree Protocol)是IEEE 802.1s中提出的一种STP和VLAN结合使用的新协议,简单说来,STP/RSTP是基于端口的,而MSTP是基于实例的。它既继承了RSTP端口快速迁移的优点,又解决了RSTP中不同VLAN必须运行在同一棵生成树上的问题。

拓扑图:

步骤:

1.基本配置:

如拓扑图所示,完成各个物理设备和接口的配置,这里仅列出VLAN 的划分:

[S1]vlan batch 10 20[S1-Ethernet0/0/3]port link-type access[S1-Ethernet0/0/3]port default vlan 10[S1-Ethernet0/0/1]port link-type trunk[S1-Ethernet0/0/1]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all[S1-Ethernet0/0/2]port link-type trunk[S1-Ethernet0/0/2]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all

S2、S3的配置同理;

2.理解MSTP的运行机制及验证单实例:

华为交换机上默认使用MSTP协议。
查看S1的stp信息:

可以看到S1使用的是MSTP模式,并且S1是根桥。
在PC机上发送Ping包:


然后再抓取S3的E0/0/1接口的数据包查看:

再查看S3的E0/0/2接口数据包:

可以看到目前VLAN10和VLAN20的数据包都是从E0/0/1转发的。此时S2和S3之间的链路完全处于闲置状态,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为了能有效利用链路的资源,可以通过配置MSTP的多实例来实现。

配置MSTP多实例:

在S1上配置MSTP多实例:

[S1]stp region-configuration[S1-mst-region]region-name huawei[S1-mst-region]revision-level 1[S1-mst-region]instance 1 vlan 10[S1-mst-region]instance 2 vlan 20[S1-mst-region]active region-configuration

在S2、S3做相同配置,但在同一MST域中,必须有相同的域名,修正级别以及VLAN到MSTI的映射关系。

配置完成后,查看当前生效的MST域配置信息:

可以观察到,除了VLAN10和20外其余VLAN均属于默认的0中。
此时在PC机间Ping后,查看S3的E0/0/1和E0/0/2的数据包:

可以发现,目前VLAN 10 的流量都从S3的E0/0/1转发,VLAN 20的流量都从S4的E0/0/2转发。

至此,MSTP基础配置实验完成!

思考题:

问题:当MSTP和RSTP混合使用的时候,如何选举根桥?
解答:MSTP协议可以把支持MSTP的交换机和不支持MSTP交换机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分别称作MST域和SST域。在MST域内部运行多实例化的生成树,在MST域的边缘运行RSTP兼容的内部生成树IST(Internal Spanning Tree)。对于RSTP来说可以将MSTP域内的设备看成一台RSTP设备来进行正常的根桥选举。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爱站程序员基地 » 华为HCNA之MSTP基础配置实验